七大電話詐騙手法解析與防範守則

七大電話詐騙手法解析與防範守則

🚨 常見電話詐騙類型與話術解析

1. 假冒公務機關(如警察、檢察官、稅務人員)

話術實例:
- 「你是某某案件的共犯,現在要配合調查!」
- 「你名下的帳戶涉及洗錢,請立即轉帳到安全帳戶以證清白。」
- 「你有欠稅未繳,將依法強制執行。」

解析:
- 利用恐懼心理讓受害者慌亂中聽從指示。
- 假裝權威單位施壓,要求保密或立即行動。

防範要點:
- 真正的司法機關不會透過電話做筆錄或要求轉帳。
- 可撥打「165反詐騙專線」或親自前往派出所求證。


2. 假冒親友借錢 / 發生意外

話術實例:
- 「我是你的兒子/孫子,我在外面出事了,快匯錢過來!」
- 「我手機換號碼了,急用錢,麻煩先幫我墊一下。」

解析:
- 利用長輩對晚輩的關心,快速取得信任。
- 借口突發狀況,減少思考時間。

防範要點:
- 掛斷後主動聯繫本人確認。
- 注意語音特徵是否異常,或是語氣過於緊張。


3. 投資理財詐騙(高報酬誘惑)

話術實例:
- 「這是內線消息,保證穩賺不賠。」
- 「加入會員可享限時高報酬回饋。」
- 「我們是合法公司,已上櫃掛牌。」

解析:
- 以「低風險高收益」吸引貪婪心理。
- 利用社群媒體、LINE群組製造熱絡假象。

防範要點:
- 投資一定有風險,承諾穩賺不賠幾乎都是詐騙。
- 查詢該公司是否為金管會核准之合法機構。


4. 假冒銀行客服(盜刷通知、信用卡問題)

話術實例:
- 「偵測到您在國外刷卡,請按#9轉接人工服務。」
- 「您的信用卡遭盜刷,請提供簡訊驗證碼協助凍結。」

解析:
- 利用消費者對資金安全的擔憂。
- 要求提供帳號、密碼或簡訊驗證碼。

防範要點:
- 不要隨意提供驗證碼給任何人。
- 主動撥打銀行官方客服電話查證。


5. 虛擬商品詐騙(遊戲點數、禮券等)

話術實例:
- 「只要幫忙代購遊戲點數,就有現金回饋。」
- 「孩子急需治療費,便宜賣我手中的禮券。」

解析:
- 利用青少年或學生族群貪小便宜的心理。
- 表面上看似雙贏,實則利用被害人轉售贓物。

防範要點:
- 不要輕易接受陌生人委託代購。
- 避免私下交易,尤其涉及禮券、點數等。


6. 假檢疫中心 / 疫苗預約詐騙(疫情期間盛行)

話術實例:
- 「您確診了新冠,需隔離補償費用,請提供金融資料。」
- 「疫苗快打站開放預約,請至連結填寫個資。」

解析:
- 利用公共衛生事件製造恐慌。
- 想辦法取得個人身分及金融資料。

防範要點:
- 政府不會以電話索取個資或要求轉帳。
- 所有防疫資訊請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為主。


7. 愛情交友詐騙(仙人跳)

話術實例:
- 「我真心想和你在一起,但目前遇到困難,能幫我渡過難關嗎?」
- 「我在海外工作,無法當面見面,但可以視訊聯絡。」

解析:
- 利用寂寞或情感需求建立關係。
- 後期以生病、旅費、手續費等理由借錢。

防範要點:
- 不要輕信網路上認識的人。
- 涉及金錢往來前務必查明對方真實身份。


🛡️ 通用防詐騙守則

  1. 不輕信陌生來電者說詞。
  2. 不透露個人隱私及金融資料。
  3. 不隨意提供簡訊驗證碼。
  4. 不輕易轉帳或代收代付。
  5. 遇可疑情況立即撥打 165110 求證。

📌 結語

電話詐騙手法層出不窮,關鍵在於保持冷靜與懷疑態度。尤其是針對老年人、學生、獨居者等弱勢族群,更應加強宣導與陪伴。若有疑似受騙情形,請儘速通報警方或撥打 165反詐騷專線